【医路领航 创新同行】我院骨科成功开展肩关节镜微创技术 精准治疗肩袖损伤

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  

  2025年4月18日   [ 关闭 ]

肩关节疼痛是骨科常见症状,但病因复杂多样。近年来,随着运动医学的发展,肩袖损伤逐渐被识别为肩痛的主要病因之一。据统计,约60%-70%的肩关节疼痛患者实际为肩袖损伤,而非传统认知中的“肩周炎”。

什么是肩袖损伤?

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其损伤多因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导致,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如梳头、穿衣困难)及夜间痛醒等,若误诊为肩周炎并盲目锻炼,可能加重撕裂,导致肌肉萎缩甚至关节粘连。

我院骨科组建了以董荣副主任医师、黄宁副主任医师为核心,金思华主治医师、章晨阳主治医师为骨干的关节镜微创治疗团队。该团队在肩袖损伤的诊疗中,以“功能至上、早期康复”为理念,常规开展肩关节镜微创手术,为患者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技术亮点与诊疗流程

精准诊断与评估
通过详细体格检查结合磁共振成像(MRI)明确肩袖损伤程度,区分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并评估是否合并肩峰撞击等并发症。对于长期误诊患者(如误作肩周炎治疗),更注重鉴别被动活动范围是否受限,避免延误手术时机。

关节镜微创技术
手术采用关节镜技术,仅在肩关节周围作数个0.5-1厘米的小切口,通过高清镜头探查肩关节内部结构,精准定位撕裂部位。

 

团队根据损伤类型选择适宜术式:
双排缝合技术:针对中小型撕裂,通过锚钉加强缝合,恢复肌腱与骨面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自体组织补片桥接术:对巨大撕裂或退变严重的患者,取自体阔筋膜等组织进行桥接修复,增强肌腱强度。
肩峰成形术:若合并肩峰撞击,同步修整骨赘,减少术后复发风险。

 

术后康复一体化管理

术后次日即开始个性化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恢复、肌肉力量训练及平衡协调性练习。团队强调“手术-康复”无缝衔接,通过阶段性目标设定(如术后6周内避免负重、3个月逐步恢复日常活动),帮助患者缩短康复周期,重返正常生活。

 

团队实力与学科建设 

吴江五院骨科团队中,董荣副主任医师拥有三十余年骨外科经验,擅长复杂关节疾病诊疗;黄宁副主任医师专注运动损伤微创治疗,技术精湛;金思华、章晨阳等青年医师则紧跟国际前沿技术,为团队注入创新活力。目前,吴江五院骨科常规开展肩关节镜手术,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满意率达90%以上,成为区域肩关节疾病诊疗的重要力量。未来,科室将进一步推广微创技术,惠及更多肩痛患者。

➤ 专家提醒

董荣医生指出,肩袖损伤高发于中老年人及运动爱好者,若肩痛持续超过3个月、夜间加重或伴活动无力,需及时就诊。他强调:“确诊前应避免‘爬墙’等过度锻炼,关节镜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是修复肩袖损伤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