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了,我明明记得就在这儿呀!年纪大了,记不住事儿了”,这就是记忆减退的一种表现。记忆减退在中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这可能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种前期表现。 智力正常的老化是很自然的,好多老年人年龄大、脑子不够用时,经常会自嘲说,是痴呆了。但是到底什么是痴呆,什么是认知障碍?它们是一个毛病吗?
病例分析
半年前,73岁的吴老伯,因“7天内走失2次”由家人陪同下前来我院老年科专家(头晕专病)门诊就诊,接诊的是上海十院老年科主任彭沪教授。家属讲述了病史:一年多前吴老伯就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健忘、丢三落四,自己以为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后来,他的健忘症状呈逐渐加重,甚至刚说过的话、放好的东西都会想不起来,并且出现了忘记关燃气灶、认错人等现象,这一周里还走丢了两次。
彭主任通过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对患者进行了认知障碍的识别,明确了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同时通过头颅磁共振检查,进一步排除了脑血管疾病,磁共振图像提示的脑白质变性程度也佐证了患者认知障碍的存在。彭主任交代了患者家属今后的注意要点后也为患者开了口服药物治疗。
一个月后复诊,患者未再出现走失现象,经过连续3个月的治疗和随访,患者目前记忆力减退症状及认知能力均较前好转明显。
这些症状要留心!
🔹 记忆力减退
刚吃完饭就忘了自己吃过,或者总是重复问同一个问题。
🔹 语言障碍
想说“水杯”,却只能说出“那个喝水的东西”。
🔹 定向力障碍
连自己家在哪都搞不清,甚至在熟悉的小区里迷路。
🔹 执行功能下降
穿衣服都分不清正反面,日常生活变得困难。
🔹 情绪大变脸
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情绪波动特别大。
预防与治疗
▶ 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少吃油腻和高糖食物。
规律运动:每天散步、做做体操,保持身体活力。
戒烟限酒:烟酒对大脑伤害很大,能戒就戒!
多社交:多和朋友、家人聊天,参加社区活动,别让大脑“生锈”。
▶ 医学干预
药物治疗:帮助延缓病情。
认知训练:拼图、数学题、记忆游戏,锻炼大脑灵活性。
音乐治疗:听熟悉的音乐,缓解情绪,让心情更好。
科室寄语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认知障碍类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但这并不是不能治疗的,通过早期判断及有效干预,对部分患者可起到了较满意的疗效。
与认知障碍老人相处记这几点↓
💡 耐心一点
他们可能会重复问同一个问题,别生气,温柔回答就好。
💡 多理解
他们不是故意忘事,只是生病了。
💡 适当帮助
别包办一切,让他们自己动手,比如帮忙摆碗筷,保持独立性。
💡 尊重他们
多夸夸他们,别让他们觉得自己“没用”。
就诊小贴士
上海十院老年科专家
彭沪 上海十院老年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彭沪主任专家团队每周日上午均在我院坐诊,主要治疗范围为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老年退行性疾病等。